音乐课教改的探索与实践

2024-04-20

——音乐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十分迷恋音乐。我想让每一个动听的音符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滋润每一个渴望陶冶的心灵,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渐渐体悟到,仅从音乐去谈音乐,路便越走越窄。生活的丰富多彩赋予了音乐复杂而多样的表现方式,我们如果不能调动学生认知世界的多种潜能,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会对世界的认识产生片面性,就会缺乏丰富的情感,他们眼中的世界就是单一而无生命的陈列。在教学中,我发现音乐虽然是听觉艺术,但只把音乐局限于听觉审美的界面,音乐就无法具有真正震撼人心的力量。换言之,听觉只是音乐作用于人的最直接最表层的因素,而本质上,音乐艺术审美的丰富性在于通过听觉能够刺激起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于是音乐便给人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立体世界。这样的认识使我加深了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于是我试图在教学中进行改革,让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使音乐表现世界的丰富性得到全面而完美的体现。
    唐代王维曾有一句很美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出了夜的静谧和美妙,诗的前一句写景,后一句写声音,二者结合,相得益彰。更好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他以“急雨”比乐声的繁密,以“私语”比其幽细,以“莺语”、“泉流”喻其圆转入微,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其声清脆错杂,更以“银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形容其声激越。于是,在这里音响和画面完美结合,音乐刺激起形象(运动画面)的联想。真是美妙绝伦之作。所以,一首好听的歌,一首优美的曲子,必然能唤起想象。听觉能在人脑中产生画面使人产生感性冲动,这才是音乐艺术的审美真谛。于是,在教学中,我感悟到:乐和画是密不可分的。美妙的乐可以产生生动的画,反之亦然。所以才有“雕塑(画)是凝固的音乐”之说。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将音乐和美术的审美特性结合起来,从而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系统的美育教育的新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受“MTV”制作的启发,音乐和画面的完美结合,使音乐的表现力得到具体而形象的体现,使本在内容上具有抽象性的音乐具有了生动性,更富于诗意。所以,我在上音乐课时,便尽可能地将音乐或歌曲“MTV”化。于是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比如在欣赏意大利名歌《我的太阳》时,学生们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音乐情绪去观看三幅同一主题且不同色彩的“太阳”。欢快的音乐情绪常常用鲜艳的色彩去描画[如红色.金黄色],而悲伤的音乐情绪常常用暗淡的色调去着色[如黑色.深蓝色]。学生们沉醉于跳动的旋律中,脑海自由演绎出许多生动的画面。这种形象思维创造的自由性和能动性是其它学科不能比拟的。它真正的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上把音乐和美术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可以用画家般的眼睛根据音乐作品的情绪自己去体会,去了解.去雕刻。一切美的东西就是这样相互融合、进而提升的。学生在整节课中自由发挥想象,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自己去学,自己去悟,而且真正成为整节课的主人,在轻松的气氛中使音乐的整体意念融会贯通。
又比如在讲解所谓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同时,如果能和美术作品相联系,将别有一番情趣。例:在讲解乐理知识“自然大调”和“和声大调”的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大都是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和分析,学生必定感到枯燥无味。那么在讲解“自然大调”过程中,请美术老师画出七个同一颜色的橘子,让学生去感受,这七个同一颜色的橘子好像是音乐中的“自然大调”没有色彩上的区别。而讲到音乐中的“和声大调时”再请美术老师在原有的画上,在第六橘子下方画上阴影,好比在1 2 3 4 5 6 7的第六音上降低了半个音,形成了新的音阶1 2 3 4 5 b6 7.这样学生马上就能快速的理解“自然大调”和“和声大调”的区别,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在第六个音上降低半个音,使音乐作品有了新的变化和美的升华,使音乐作品增添了凝聚力。而美术作品也在本来单一的画面上,形成了新的色彩和生命力,焕发了新的活力。这不正是音乐与美术的完美结合吗?

音乐课教改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