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的制度创新(3)

2024-04-29

四、推进事业单位的制度创新,是给事业单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各项事业更快更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对长期禁锢和阻碍事业单位发展的传统制度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规范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行为,取消对事业单位的不必要的干预,落实事业单位的用人、决策和经营等自主权,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才能使事业单位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健康、协调地发展。

五、推进事业单位的制度创新,是激发事业单位人才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而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事业单位是各类人才最集中的地方,推进事业单位的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用人制度的聘用制,竞争激励机制以及在知识产权和智力劳动成果的保护、分配奖励、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收益分配制度,必将为事业单位人才的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带动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制度创新,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推进事业单位的制度创新。因此,研究和推进事业单位的制度创新,是当前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节 事业单位宏观管理的制度创新

事业单位宏观管理是指国家对全社会事业单位的规划、协调、指导和监督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事业单位宏观管理的制度创新是指对传统的事业单位宏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行全面的革新和扬弃,研究、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符合事业单位全面发展规律的事业单位宏观管理的全新制度的创造性活动。事业单位宏观管理的制度创新,是营造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事业单位改变运行机制,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必须认真研究,重点突破。事业单位宏观管理的制度创新,主要是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利益调整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一、事业单位宏观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

事业单位宏观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和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方向,确立科学化的总体布局、总量控制和分类管理,促进事业单位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事业单位的总体布局、总量控制和分类管理的宏观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或某一地区,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财力水平,通过制定政策、立法以及运用行政手段,对事业单位的分布、类型、规模进行合理调整、控制和管理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并形成制度化固定下来。目的是打破国家包办各项事业的单一局面,允许发展多种所有制类型的事业单位。对国有事业单位的管理,要改变统包统管的办法,变养人为养事业,撤除“铁交椅”,砸破“大锅饭”,打破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对重复设置,布局分散,资源不足的事业单位,要进行撤并;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又相对薄弱的事业领域,要采取鼓励和扶持的办法,加快发展,优化布局。同时,对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对准行政类,如行政执法队伍等事业单位,要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政府要按照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能力,加强协调管理,合理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对经营性、营利性事业单位,政府采取放宽的政策,主要是把好市场“准入”关,保证公平竞争,由市场来调节。通过对事业单位布局的总体规划、总量调控和分类管理,从而实现事业单位布局合理、总量控制、有效管理和协调、有序发展的要求。

二、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评估制度,实行事业单位市场准入的制度创新

浅谈事业单位的制度创新(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的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